L446231510
发表于 2023-12-7 10:05:51
本帖最后由 L446231510 于 2023-12-7 10:20 编辑
whitepigeon 发表于 2023-12-6 17:36
变电所4欧姆接地能解决这个问题??
难道不是再说RE无法确定阻值,所以不能用控制电阻的方法去防电击。
...
书上案例默认的是RB+RE值过大,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无法动作。书里针对这种情况给了解决方案,最佳方案是TT,第二个方案是降低RB。使用局部等电位有以下问题:
1、当故障发生在局部等电位附近时,故障回路利用了局部等电位的接地装置,那实际是在降低RE值,这时RB两端电压会升高,这时系统其他位置PE线带的故障电压也会升高。
2、用书上的图5.4-2分析,室外设备处做的局部等电位实际是在设备B处增加一个了Rb的对大地电阻,虽然有降低PE线对大地电阻的作用,但是你把设置Rb所使用的接地/等电位材料用在RB处也有一样的效果,本质还是降低RB值的做法。而且RB处增加接地可以避免1里提到的风险。
3、做等电位是在假定等电位回路内部阻抗值够低的情况下,但是这个案例先假定PE线与大地之间电阻值过大,使得保护器件无法动作,因为RB值过大所以PE线故障电压过高,这是前提。如果线路末端能采用等电位降低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的接地电阻Rb到可接受范围,那用相同的方式也可以降低RB值,整个案例的前置条件就没有了。
yy1980
发表于 2023-12-7 10:38:56
本帖最后由 yy1980 于 2023-12-7 10:49 编辑
防止沿PE线外窜变电所内中压小电流系统线路碰壳接地产生PE带“高压”电压,采用TT系统,并采用RCD作为附加保护,对于室外电气设备外壳来讲确实对人身安全有一定的“防止危险高电压”的作用。
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RCD发生故障?国内这种环境这是伪劣产品满天飞的环境加加上“重建设,轻维护”的现状很容易出现的!这种情形下,如果相线带高电压进入设备,是很容易击穿绝缘,导致设备外壳“高”电压情形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PE线接外壳,则相反可避免电压差,造成绝缘击穿。)
PE线不接站内系统,导致外围设备相电压“升高”导致设备外壳带高电位如何解?等电位接地估计是必须采用的“加强”措施! 既然如果相信等电位的作用,我想,PE外串“高”电位又何妨?反而防止变配电所故障情况下外围设备的高压击穿!
只是,我觉得,国内施工水平,国内产品水平,国内工程验收水平,这几方面我都信不过{:1_487:}
yy1980
发表于 2023-12-7 10:45:59
本帖最后由 yy1980 于 2023-12-7 10:47 编辑
重重保护,重重设卡,心中默念“”总有一款适合“。另外,只要图纸理论可行,至于施工、产品、验收,也只能给一个美好的祝愿!
whitepigeon
发表于 2023-12-7 10:55:35
L446231510 发表于 2023-12-7 10:05
书上案例默认的是RB+RE值过大,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无法动作。书里针对这种情况给了解决方案,最佳方案是T ...
不是给了两种解决方案,而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了一种。看下图,第二种方案根本就被否定了。
理由我之前也说过了。
而在室外未设等电位的前提下,确实没有其他办法。
我说的在室外设等电位,不就把前提冲破了吗,就有了TT之外的第二种办法。
在有等电位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完全等效上个公式。但套用的话,其实相当于降低了Re,而不是Rb。
yy1980
发表于 2023-12-7 10:56:30
我曾经在室外高杆灯具基座四周注明采用**圆钢沿基座底座周围敷设两圈,埋地深不大于0.8米,两圈间距不大于***。我说句实话,也不清楚这种等电位能起的作用究竟如何。
最后,我猜想施工应该也没有这样做。最后验收也没参加。
系统采用TT,在保护方面,我也是层层加码:线路RCB保护,灯具就地设RCD保护,熔断器保护{:1_428:}
这个项目坐标:西部边远地区。
dqaq
发表于 2023-12-7 11:13:11
本帖最后由 dqaq 于 2023-12-7 15:51 编辑
yy1980 发表于 2023-12-7 10:38
防止沿PE线外窜变电所内中压小电流系统线路碰壳接地产生PE带“高压”电压,采用TT系统,并采用RCD作为附加 ...
绝缘配合这块在GB16895.10《电压骚扰与电磁兼容》里面有详细规定,叫应力电压U1、U2;有电击危险性的叫故障电压Uf。10kV侧小接地电流系统,应力电压下绝缘配合按持续工频耐压校核,大接地电流系统,则按暂时工频耐压校核。两个耐压值相差950V。这个绝缘配合与变配电所接地电阻量值有直接的相关性,不是一个4欧姆就能通用的。
只是这块内容,大多数设计师从未关注过。但这块内容对方案设计中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dqaq
发表于 2023-12-7 11:15:56
安全防护的基础,一是系统结构,二是系统参数,以及它们间的正确配合。附加的各种措施,都是第二位的。
L446231510
发表于 2023-12-7 11:35:37
本帖最后由 L446231510 于 2023-12-7 11:45 编辑
whitepigeon 发表于 2023-12-7 10:55
不是给了两种解决方案,而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了一种。看下图,第二种方案根本就被否定了。
理由我之前 ...
书上并不是否定,而是优先推荐TT系统,第二种方法在理论上有不确定性。如果要否定第二种方法,那这里根本就不会提。
这个案例的故障并不是发生在设备B处,是可能发生在更远方。如果是发生在事故B处,你降低RE值,是在抬高PE线故障电压。实际工程中系统并不是像案例这么简单,室外就一个B设备,是可能同时有多个回路多个设备的,其他位置的故障电压都被你抬高了。
书里第二个方案不是完美解决方案,但是工程设计不追求完美,风险的危害*概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就可以。要不直接要求把RB降低到0.01(比如建立一个区域综合接地网),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第一个实际也不是,因为TT系统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这个问题,也限制了适用场景,如果深挖可能还有其他问题。
DaoDao1997
发表于 2023-12-7 13:55:05
本帖最后由 DaoDao1997 于 2023-12-9 23:10 编辑
室外由于引入等电位连接而增加电击风险,图片提供了不恰当引入等电位联结造成的电气事故,那么我们的思路应该回到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上来,如果把标准当黑盒,那么这样的问题会无穷无尽。
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如何降低TN系统因PE线传导过来的故障电压的电击风险”,另外现在有专门匹配变频器的RCD了,这里说一下啊,TT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预期接触电压确实比TN系统要高,但是TN系统会存在"转移故障电压"风险,但是单独拿两者比较意义不大,首先要明确"保护"是系统概念,还有标准是协调和妥协的结果并不是绝对安全。
确保电气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条件:
[*] 负责任地应用相关标准;
[*] 针对特定的保护理念选择适当的保护措施;
[*] 正确选择设备;
[*]安装系统的正确建设;
[*]对设备和系统进行专业、客观的检查;
[*]合理使用这些供电系统。
具体咋执行?与其说是执行,不如说方案选择后需承担哪些后果,咳咳。。。。。
参考文献:
Biegelmeier, G. Zulässige Berührungsspannungen.Elektropraktiker, Berlin 56 (2002) 11
Biegelmeier, Gottfried, Gerhard Kiefer, and Karl-Heinz Krefter. Schutz in elektrischen Anlagen Band 3. VDE-Verlag, 1998 P3.
现在德国佬真是不得烟抽了,以前免费下载文章竟然要付费才能观看,原文我就直接贴到论坛了。
轻云舟
发表于 2023-12-8 10:16:49
DaoDao1997 发表于 2023-12-7 13:55
室外由于引入等电位连接而增加电击风险,那么思路应该回到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上来,如果把标准当黑盒,那么 ...
感谢大神的回复,怎奈自己水平有限,无法理解您的意思{:1_486:}
轻云舟
发表于 2023-12-8 10:34:02
L446231510 发表于 2023-12-6 14:06
我觉得你对《设计解析》理解有偏差,设计解析里面针对这种情况是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的,一个是采用TT系统, ...
老师您说的是我想在室外设备周围做等电位的方法吗,是加大了RE值
L446231510
发表于 2023-12-8 10:38:53
轻云舟 发表于 2023-12-8 10:34
老师您说的是我想在室外设备周围做等电位的方法吗,是加大了RE值
建议你按书上的两个方案来,要么用TT,要么就去降低RB,我觉得你什么都不做都比你现在的方案好{:1_491:}。
dqaq
发表于 2023-12-8 10:43:45
轻云舟 发表于 2023-12-8 10:16
感谢大神的回复,怎奈自己水平有限,无法理解您的意思
我也看不懂德文,但看图说话,他给的应该是一个乱做等电位联结反而带来伤害的例子。泳池与房子间距已经大到不受散流场影响,且泳池爬梯跟房子没关系,跟房子不应该作等电位。一旦做了,可能将房子基础上的危险电位传导至爬梯,而爬梯又没有与泳池钢筋等电位,导致爬梯高电位,水体地电位,造成电击。那个230V是最不利条件,比如相导体绝缘破损,碰到结构钢筋,且忽略电源地所分得的电压。
这是一张很形象的图,简洁明了。
whitepigeon
发表于 2023-12-8 11:09:18
算了,该说的我已经说清楚了,强行去按自己意思理解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