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级联技术?
<P>在此做个引子,大家来探讨。</P><P>级联技术:从研究限流技术引出的,简单的说就是上级断路器采用限流型,会使下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提高。ABB称其为后备保护。其优点显而意见。但也存在级联配合,选择性配合等等问题。施奈德和ABB都宣称是通过实验来得出上下级断路器的级联配合的,也给出了配合表,一些工程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对于多级配合还没有相关的配合表格。在现有的技术书籍中对其做详细论述的很少。下面介绍一下施奈德对级联的技术描述:</P>
<P>级联:利用断路器的限流技术,在给定点允许安装低分断能力的下级断路器,从而减少投资。</P>
<P>要求:上级断路器分断能力要大于或等于其预期安装位置的短路电流,满足IEC 60947和NF C 15-100,$434.3.1(安装)的要求。</P>
<P>疑问:1、能否象选择性配合一样,可从设计角度实现级联配合,而不是实验得出数据。2、国产断路器哪些品牌有这样的配合表可供使用,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吗?作为设计人员个人更希望可从设计角度实现该技术。</P>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1、现有国家规范,仅要求“重要负荷”做级联保护,而言外之意,非重要负荷可不做强求。而现实生活中,非重要负荷要占绝大多数。</P><P>2、我一直拥有个富于争议的观点,即“开关配合性问题,其实更多的是高压电力系统的要求,而低压系统(已到了用户端,影响面很小)里最好不要过分渲染开关的配合问题,因为很多的时候那是很难达到的;即使勉强达到了,付出的代价也要远远大于非选择性跳闸带来的一点损失”。</P>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我咨询过施耐德的技术人员,答复是数据只有实验得到,没有计算方法,而且配合表上没有的配合方式也不能采用,例如400A下级配16A,就不行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其原理就是利用限流断路器来增大线路阻抗,使短路电流减小。主要是分断能力的配合,而不是整定值的配合。</P><P>至于公式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的,大量的实验数据统计就会得出经验公式,出于竞争,有公式也不会说出来的。</P>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还有好处就是原本有些应该用塑壳的地方可以用微断了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断路器与断路器的级联配合(以施耐德产品为例):</P><P> 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断路器作短路保护时,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须大于安装处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但是有时不能满足此要求。例如:C65N/H微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为6kA/10kA,但其安装处出线端的短路电流有时可达15kA甚至更高。这时可用两种办法来解决此问题:一是改用短路分断能力高的塑壳断路器;二是仍选用微型断路器,利用其与上级断路的级联配合来实现短路保护。但是,进行级联配合的上下级断路器的选择须满足下列条件:</P>
<P> 1) 先决条件是上级断路器的<STRONG>固有分断时间</STRONG>比下级断路器的<STRONG>全分断时间</STRONG>短。也就是说下级断路器出口端短路时,下级未来得及切断短路电流,上一级先行切断了短路电流。</P>
<P> 2) 下级断路器虽不能切断短路电流,但下级断路器及其被保护的线路应能承受短路电流的通过。</P>
<P> 3) 越级切断电路不应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中断。 </P>
<P> 4) 上下级断路器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并根据生产厂提供的级联配合表来选择。</P>
<P>ABB的级联保护(后备保护)选择原理可能与 施耐德产品有一定区别的:(从产品资料看)</P>
<P>ABB 后备保护具有能量选择性保护的特点:</P>
<P>1、有上级断路器作为下级断路器的后备保护;</P>
<P>2、如果从上级(电源侧)至下级断路器分别为A,B ,B的出线端为C;<BR>3、B的分断容量可比C点的预期短路电流低,但是有条件为A的分断容量大于C点的短路电流;当C的短路电流比B分断容量高时,A所限制的能量,B能承受。<BR>4、因此,当C点故障短路时,A、B可能同时跳闸,但是,B总是能在分断容量内(因A的限制)分断。<BR>5、如此当B分断能力不够时,可利用上级的限流作用作为下级的后备保护,但<STRONG>下级也是会动的</STRONG>。</P>
<P>因各厂家产品性能指标不同,级联配合表,现在只能根据具体的产品试验确定,当然各厂家的产品的数据可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公式。因现国内产品性能不断趋于同质,也可以相互借鉴。记得海格等厂家也有此配合表吧,可能宣传不够。</P>
<P>个人认为,不建议如此选择断路器。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毕竟断路器保护可能引起越级跳闸。</P>
<P><BR></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7-23 17:47:30 编辑过」</div>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进来学习!</P><P>这问题没考虑过。</P>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施耐德的样本上:采用了旋转分断技术,选择性被保存,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增加。</P><P>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可信的。</P>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6楼的说法不是来自施耐德吧?施耐德样本上确实如楼上所说,选择性被保留,只能能量不超过下级的允许值,还是下级先分断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以下是引用 <B>小菜</B></FONT> 在(<I>2007-7-24 10:19:49</I>)的发言<BR>6楼的说法不是来自施耐德吧?施耐德样本上确实如楼上所说,选择性被保留,只能能量不超过下级的允许值,还是下级先分断</DIV><BR><BR>如果这样那当然好 ,“还是下级先分断”,个人存疑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根据施耐德提供的断路器限流特性说明:</P><P>限流特性分为一~三级 其原理就是“动作时间越快,意味着分断的电流越小,通过断路器的能量越小”</P>
<P>其限流作用是通过加快动作时间,反应速度来实现的。</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7-24 12:03:44 编辑过」</div>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采用新型旋转式双断点分断技术的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能迅速提高电弧电压,大大缩短燃弧时间,从而使分断能力大幅度提高,100~630A全系列Ics=100%Icu。压力脱扣技术是利用分断单元器壁的气体产生装置在大短路电流作用下,产生的气体生成的压力构成新型的压力脱扣装置,显著提高<STRONG>分断能力与分断速度</STRONG></P><P>上面说法说明了此技术提高了分断能力,并不是有了此技术,就形成了级联配合.</P>
<P>6楼说了,限制的能量不超过下级的允许值,但还要有时间的条件</P>
<P>以上只是我根据产品资料得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全面,供参考.</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7-24 12:43:21 编辑过」</div>
回复:[讨论]级联技术?
<P>"选择性被保留" </P><P>有一个问题: 是指保护选择性的配合被保留,还是级联配合的选择性被保留.</P>
<P>保护选择性的配合被保留,是指各级保护各施其职,不越级保护,产品的分断能力达到保护处需要的分断能力.</P>
<P>级联配合的选择性被保留,是指级联配合各级间能按级联要求可靠保护,并不越级至再上一级,与再上级保护形成保护选择性的配合.</P>
<P>级联配合表与保护选择性配合表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级联配合能可靠实现不越级保护,那还需要有保护选择性的配合表吗?</P>
<P>在04DX101-1中列出了保护选择性的配合表作为参考,并没有级联配合的参考表.</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7-24 13:00:00 编辑过」</div>
页:
[1]
2